买二手家具的年轻人,已经开始后悔了!
最近,有上海市民分享,家里的床垫不能直接丢弃,自己联系专门的“代扔公司”,费用快赶上买一个新的了。
花800块钱买床垫,没想到回收时还要花500块处理。
评论区许多租房打工人被震撼:原来不仅租房买家具得花不少钱,退租处理家具还得再花一笔。
一觉醒来看看自己的床,突然发现让床退休比睡个好觉还难。
社交媒体上,吐槽“大件家具处理贵”的也不在少数,清理家具一并把钱包也清理了。
刷到这些的年轻人开始犯了难:
一方面,二手家具是省钱布置出租屋的必需品。不知道一个地方能住多久,自己购置新家具性价比就显得不高。
另一方面,从购买到大件家具的处理,各有各的麻烦。
在大城市想要扎根的年轻人,和二手家具有说不完的爱恨情仇。
收二手家具的年轻人,还没享受就先累着了
一到毕业季打开社交平台,年轻人最容易找不着的就是工作,其次是房子。
好不容易租到了合适的房子,“原生皮”家具(以北京老式小区里暗红色的沙发和斑驳的柜子为例),感觉不符合自己对未来小家的预期,哪哪都不对劲。
很多租客都经历过类似的情况:原配家具不是太旧、太丑,就是压根不好用。
有些床垫薄得像纸一样,睡几晚腰都直不起来;衣柜散发出潮湿的味道,更别提一些贴皮已经掉了半面的书桌了。
这些家具不仅不能提升生活质量,反而成了日常烦恼的来源。
也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租房人开始认真思考:要不要干脆放弃这些“房东附送”的家具?
于是,年轻人里开始流行一种更灵活、性价比更高的选择:自己淘二手家具。
既能挑自己喜欢的风格和尺寸,又不用担心退租和房东产生矛盾。比起接受原房子里不知多少年前的“传家宝”,更划算、更安心。
合同签罢,躺在新租的小房间里,打开手机的搜索记录,“年轻人如何看房不被坑”词条下的推荐就是“求闲置家具”。
兴致勃勃地私信了出二手的房主,地铁转公交又步行花了三小时才到位于郊区的交易现场。
上去在床架上坐了坐感觉还挺结实,哪曾想承诺的木板其实是颗粒板,床头和床板的连接处也是松的。买来了固定螺丝,拧着拧着床脚还断了。“顾头不顾尾”大抵就是如此吧。
照片看起来温馨柔软的小沙发,开车跨越大半个城区“奔现”,才发现沙发套下面有几片茶渍和油污,购买欲瞬间下降。
但一想到跟朋友借了车,一下午只为这个被自己夸出花来的二手家具,只好窝囊地在价格上削一点皮:“您看您能便宜五块钱吗?”
所以,客官且慢,咱们二手家具最吸引人的就是性价比,线上“套路”这么多,有没有可能线下随机匹配成功?毕竟眼见为实,看对眼了也算是一种“转角遇到爱”的惊喜。
下楼逛逛,大城市就是机会多。不少老小区楼下、物业群里会不定时出现他人不要的家具,标注写着可以免费提走。
这些二手家具上贴着的“谢谢”大字还掺杂着速速拿走的急迫,就像霸王别姬里的蒋雯丽,“只要收下它,怎么着都成”。
毕竟晚拿走一会儿,就可能因为影响市容市貌被物业打电话要求原物主自己拖回去,甚至面临罚款。
自己捡走的也不一定是能接着用的大件,还可能真的是别人眼里的垃圾。
你和隔壁大爷的关系可能不再是爱喝饮料的小年轻把空瓶子带给回收垃圾的爷爷,而是极致的对调:
变废为宝不止是一句口号,更是身体力行的小巧思。
不少年轻人指出,这种租房时捡拾免费家具的现象在国外一些地方其实很常见,是社区工作的一部分。现在终于在国内的年轻人群体里流行起来了。
以美国留学生退房季为例,街头随处可见旧书柜、旧床架等等。“能捡则捡,少买精买”就是在异乡朴素的生存智慧。
根据洛杉矶政府网站的Enviroment Sanitation板块,在“bulk pickup day”上,居民可以将沙发、电器、床垫等放在街边,等市政部门清理。
还有一些放在街头的闲置物品,只要写着free就可以直接拿走。
“当一个电饭锅出了国,它就会比人更早在当地获得永居。”人可以走,东西留下。
当你阅尽无数避雷指南和经验分享,读罢无数消毒攻略,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对话框里发送:“好的,我明天过去取”之后:
以为轻舟已过万重山,实际上乌蒙山连着山外山。
第一座山,就是搬运。有电梯的高层,得四处调整角度,甚至可能还得把家具竖起来才能塞进电梯里。没电梯的老楼更是需要人肉搬运,只需一层,就耗尽了一整周的运动量。
家具在房间里落了地,随之而来的,就是“运上来这么费劲,扔肯定又是个麻烦”的困扰。搬上来这么辛苦,找地方扔可能比这更辛苦。
大件垃圾不能随便丢弃,比如,在北京,这类垃圾的投放素有“谁产生谁付费,多产生多付费”的规定:
居民可以选择预约上门回收、投放至大件垃圾投放点、自行运送至指定的大件垃圾拆解处理场所三种方式处理。
有的投放点就在小区里,可以问物业,但如果没有就近的回收处,就得有偿预约上门回收了。
大件垃圾按件计费,搬运再按楼层和重量计费。这也往往造成了开头所说的“买的时候花800,丢的时候又得花500”的窘境。
节俭的中国人又想出了新招数:
沙发、床垫一点一点拆,水滴石穿,在遵循垃圾分类的前提下一天扔一部分,总有一天能扔完。
不过,这也有隐患:
思来想去,这大件儿也不是不能用,几十块挂在二手平台上,再标注上“仅限自提”,说不定就卖出去了。
既解决了不想额外花钱处理的问题,又能物尽其用,岂不美哉?
经历了扔家具麻烦的年轻人,终于明白了当初为什么这么多人竭力又热情地卖出(甚至是送出)这些大件,还特意标注“仅限自提”。一切的努力,都是为了“把麻烦送出门”。
二手家具,可以被冠以“请神难,送神也难”的称号了。
家具是二手的,家是自己创造的
明明二手家具的交易流程和后续搬运处理等环节如此复杂,许多年轻人还是热衷于“追捧”它们。有关搬运和改造的经验分享,在网络上被讨论得热火朝天。
有朋友的喊上朋友,不愿麻烦别人的I人也发明出了一人搬家指南,充分利用各种工具。等到搬运回家,出租屋就变成了硬核DIY工作坊。
已经花钱、花精力找到了合适的梦中情“具”,再打电话给搬家公司,一趟就得百十块钱,买家具省下来的又花出去了,“抠抠搜搜花了很多钱”。
为了把省钱贯彻到底,年轻人呼朋引伴,今天你帮我搬衣柜,明天我给你安花洒。
搬运明明是个苦活,但买到二手家具的年轻人还能从中作乐。因为一个省力的好点子就能和朋友夸一顿自己的天才之处,搬回去一小时,沾沾自喜一星期。
有博主研究过两个女孩儿怎么在没有电梯的老式小区搬运沙发,需要运用一定的物理知识:
连搬运师傅一个人都搬不上去的沙发,只要勤动脑,肯配合,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搬完后,还可以分享经验,为解决“民生痛点”做一份贡献。
如果你是I人,善用工具就成了最便捷的手段:家具没长脚,我就赐它一双轮滑鞋。
游乐场的业务衍生到音乐界的有“跳楼机”,健身房在搬家领域的衍生器材就是“爬楼机”:
如果连搬运好物的钱也不想花,还有办法吗?
不少人发现,平时任劳任怨的电脑椅,在搬运大件的时候依旧表现出色。
小时候,搬家是一辆货车,我在前头,爸妈在后头;长大后,搬家是一件沙发,我在这头,电脑椅在那头。
有时候,我们能碰见表面软心更软的沙发,它们可以严丝合缝地扣在手推车上,丁零当啷地就上路了。
除了看不见前方路况,没有任何给体力造成的障碍。小车在这儿承载的,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虽然淘二手费神,运大件费脑,但年轻人不为此感到悲催:毕竟是性价比之选,自己还能发挥创意,手动改造它们。
买来的二手家具总还有着前物主的使用痕迹,对旧家具的改造就成了年轻人的手工课堂。
照着各大博主的做法,年轻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场“家具整形”开始了。
把奶奶家的旧柜子改成了中古风,破旧的木柜子焕然一新:
前后对比,一个木制旧柜子摇身一变,摆在家具店里看上去能卖到四位数。经过打磨+上漆+换拉手,原本发灰发旧的柜子,就能变身“新品”。
除了旧衣柜,还有旧书桌,应改尽改。把表面磨损严重的二手书桌重新上油打蜡,还可以自己加装隐藏灯条和收纳隔层:
房间的布局陈设,只要房东没意见,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只要不是结构性拆改,大多数房东其实都默许你“稍微动动”,肯用心布置房间的人,通常也会好好爱惜房子。
下班归来天已经黑了,开门开灯,瘫坐在闲鱼一百来块钱收到的沙发上。虽然二手的表皮磨损了些,不过沙发套是自己精挑细选过的,透气又耐脏。
沙发边放着一张矮桌,刚搬进来的时候把桌面重新粉刷成了浅色,不过角落还留着一点旧漆。
洗一个解乏的热水澡,躺在床上,打开出租屋里的旧空调,戴上耳机追一部剧——扫清在工位上的疲惫,生活也逐渐“有模有样”了起来。
特别是碰上周末的下雨天,一觉起来天气阴沉,出门不方便,躺在小窝里就更显惬意。
房子是租的,家具是旧的,但生活是自己的。二手家具成了不少年轻人生活里的一道“缝”,让我们可以缝进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喜好。
捡沙发、搬桌子、磨木柜、贴皮贴纸,不只是为了省钱方便,更是在不稳定的租期和未必明确的未来里,用尽可能低的成本,为自己搭起一个看上去还不错的“小家”。
这些沙发、桌椅、柜子可能从别人手中来,也可能会交给下一个人,但在这中间的一段时间里,它们见证了一个年轻人想要好好过日子的决心。
从选家具、收家具,到搬家具、改家具,这一路上我们碰到了很多人。被时光磨旧的物件,在陌生人们彼此呼应的温暖里重新安了家。
它们不仅承载着旧日生活的印记,更悄然联结起人与人之间柔软的心意。
和朋友们一起搬床垫,遇上了出家具的有爱couple。
出家具的时候被夸房间布置得很好,“自己的小家也被很多人欣赏着喜欢着”。
所以,只要你费点心、花点力,二手家具也会成为漂泊生活里有所依靠的一部分。
